首页 | 市级信息公开 | 上级精神| 审查调查| 图片新闻| 县区信息公开| 廉政视频| 专题专栏

名将无“名”——缅怀抗日先烈开国中将苏静将军

  苏静(1910——1997),原名苏欧、苏孝顺,福建龙海人。1932年4月参加海澄县工农游击队,同年5月转入红军第一军团,任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参谋侦查科副科长、科长等职。1935年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里长征。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苏静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一一五师司令部二科科长、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战时工作委员会公安处副处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苏静历任山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兼情报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情报处处长、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兼教育处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苏静历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国务院政工小组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简陋故居

  为缅怀抗日先烈,我们顶着烈日前往了苏静将军的故居,追寻先烈留下光辉的足迹,重温当年革命岁月。当汽车穿过喧哗的城市,驶入幽静民居小道,停在漳州市龙海市海澄镇内溪村碑头社(旧称六口碑社)苏静将军故居门前,映入我眼帘的苏静将军故居,与旁边古厝民居没啥两样。故居始建于1850年,一座坐北朝南,四房一厅(前后房),砖木结构的旧厝,屋顶是闽南风格的燕尾屋角。苏静,一个漳州籍归侨、开国中将,在我想来他的故居应当像所有的将军府一样,修建得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然而,它却朴实得让人意想不到,土墙瓦顶,除了东北房间放着一张苏静当年睡过的木制老床和一张老木柜,整个故居空荡荡,没有任何值钱的用具。将军故居犹如一个沧桑的老者,浸透着历史气息静默着。幸好旁边有一株百年老榕树,一直守候在这儿,就像将军故居的守护神,雨冲不垮,雷劈不断,威武不屈,坚强刚毅,在风中骄傲地站立。

  走进故居,我们听着将军亲人讲述其一生的戎马生涯,追寻将军的足迹。

  1910年12月21日,苏静将军出生于该故居东北房间。在他四岁时,父亲苏圆目便漂洋过海,远赴缅甸谋生。1930年4月苏静到漳州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因参加学生运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不得已跟随父亲奔走他乡,到缅甸一所华侨学校教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回国,并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

  解放后,苏静曾7次回乡。虽然每次都是时间短促,来去匆匆。但他总是兴致勃勃地到村头巷尾去走走看看,在大榕树下的石凳坐一坐。他那热爱家乡故土之心,难以言表,无不为之感动。苏静将军在世时,当地政府曾多次建议重修扩建将军故居但每次都被将军拒绝了。一直到2010年为苏静的百年诞辰,龙海市镇两级政府对故居进行全面修缮,现为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抗日先锋

  抗日战争时期,在紧张战斗之余,苏静用镜头记录下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历史瞬间,由此诞生了一批战斗性艺术性兼优的摄影佳作,成为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形成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15军团和陕南红军第74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苏静被任命为第115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取得抗日首胜,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苏静参加了这次战役,战前林彪、聂荣臻特别点名苏静,前往平型关外桥沟南侧进行联络,苏静出色完成任务。

  苏静在战争中拍摄了许多实况照片,为我军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代表作有《开赴平型关前线》、《登山越岭抢占有利地形》、《我军机枪阵地》、《满载战利品胜利归来》《进抵平型关》等。其中《平型关大战中我军机枪阵地》成功塑造了三名八路军战士的威武形象,《八路军医生为日俘医伤》在武汉《新华日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1938年春,八路军115师用缴获的照相机举办摄影训练班,由师司令部侦察科长苏静负责。这是中国解放区最早的一期摄影训练班,主要目的是为了军事侦察的需要。

  名将无名

  滚滚龙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对共和国来说,苏静是开国将军,是英雄;对龙江人来说,他是龙江优秀儿女,是漳州人的骄傲!在苏静百年诞辰的纪念日,刘振华(原北京军区政委)写了一副祝词:“怀念苏静同志,他一身正气,是坚持原则的办事模范。”

  聂荣臻元帅曾经这样评价:“红军过草地,苏静同志在前面开路是有功的。”林彪在大洼战斗结束后高兴地对秘书季宗权说:“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

  这位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辽沈战役中的智多星、北平和谈《和平解放北平纪要》代表四野首长签字,经历了刀锋血雨的百战将军却名将无名、默默无闻!

  每当苏静的原警卫员苌永欣向别人提起苏静时,都不无遗憾地发现知道他的人寥若晨星;每当家乡亲人提起苏静时,都难以避免地被问:“他是什么人?干什么的?”。

  苏静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把工作出色完成好,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崇高荣誉,得不得奖章、上不上史册、有没有掌声并不重要。”

  80年代,“四人帮”被打倒,苏静向国务院提出了返回军队工作的请求,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从国务院返回军队后,有人劝苏静说:你在国务院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去找熟悉的首长,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苏静一笑了之。

  返回军队后,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长的迟浩田同志找苏静谈话,准备安排他做总参顾问,苏静明确表态说:“名誉职务就不要了。”朴素的语言传递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真正的淡泊名利和无私的贡献!正是这样的低调和无私,造就了名将无名的苏静。

  廉洁奉公

  新中国成立后,苏静作为一名国家和军队的高级干部,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廉洁、朴素的本色,身居高位,却不功高自傲。一生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严格教育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表现出一个老红军战士和老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品德。

  苏静尽管文化水平较高、战功卓著,但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保持低调,廉洁奉公。1960年过3月6日苏静第一次回故乡,这是他1932年离家参家革命后首次回家,正巧家中养母病危,并在他回乡次日去世,他掏出身上仅有60元钱让妹妹为养母料理后事,妹妹惊叹无语,这点钱怎么办理丧事,将军说:怎么不能办?一切从简。并拒绝当地领导送礼,连个花圈都不肯让人送。苏静对唯一同胞妹妹苏金花关爱有加,但今年86岁的苏金花每回想起这事,心里还有些埋怨,55多年过去了,苏金花的耳边还清晰回响着哥哥当时严厉的声音:“我不是华侨,我是一个共产党的干部。”“我手里掌握的钱是国家的,不是我个人的,只能用于公事,不能用于私事。”中国有句古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苏金花说我哥哥却从未为亲人谋过任何福利,为亲戚谋过任何职位。然而苏金花心里明白哥哥不是无情人,而是身为共产党人,哥哥一惯严以律己、清正廉洁。1971苏金花第一次来到北京,看到许多的高楼大厦,繁华街道,可踏进哥哥的家,却发现哥哥的住的旧四合院比家乡人住的平房还一般,家具装饰十分简陋,这哪是将军府明明就是平民房呀!更让妹妹感动和敬佩的是,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发展!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百姓搬进了新居,配置了新家具,可身为将军的哥哥家却几十年不变,房子还是那房子,床铺还是那床铺,从没改变过,哥哥一生就这样人在繁华大都市北京,身居比农村更简朴的平房。

  苏静到北京工作后,一直住在一个很旧的四合院里。刚搬进去时,窗户还是纸糊的,一半的房子没有暖气,一到冬天,一家人就要挤到有暖气的三间北房里。苏静成为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后,计委的同志看到苏静的住房条件简陋,觉得说不过去,就以安全为由,提出要另找一套四合院。可苏静坚决不同意。苏静的汽车是一辆旧的老式吉姆车,时速一超过80公里,水箱就“开锅”,一次去天津,不得不一再因此而停下来,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换乘当时国内最好的“大红旗”轿车。

  原警卫员陈伟回忆道:“首长生活很简朴,吃饭非常简单,大多时中午一碗面条,晚上一碗稀饭,从不挑剔饭菜,做什么就吃什么,从没有意见。首长很注意节约水电,事事喜欢亲力亲为。夜晚,他经常亲自去关掉院子里的灯,有一次我还看见首长自己修理漏水的坐厕,我说水电费又不用交,明天请人来修吧!首长说,我们没有浪费资源的权利啊!”

  苏静的夫人冯澍芬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20世纪50年代复员在家。60年代有不少类似情况的女同志恢复了工作和待遇,还上调了级别,苏静的老伴也向他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是,他总是觉得自己是领导干部,又管着办理此事情的业务部门,有利用职权之嫌,劝阻老伴一切要知足,就不要向党伸手了,始终没有答应老伴的要求。后来一次在京西宾馆看定影,碰到余秋里,他直率地说:我看冯澍芬比赵秘书文化水平高,当办公室主任没问题。苏静只是笑笑,然后把话题岔开了。他就是这样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的,一生没有为自己和家人的事麻烦过领导和组织。

  中午的阳光从老榕树的枝叶间筛过,绘出斑驳而神奇的光影,把将军简陋的故居装扮得诗情画意,将军一生闪光的足迹也更加光芒耀眼。在战争年代,苏静投笔从戎,奔赴国难,百死不辞;在文革时期,他坦然面对各种考验,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他廉洁奉公,严以律己。百年慷慨悲歌,百年华夏变革,百年民族复兴。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是一段艰苦卓绝的的征程,那是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更是当代青年立身做人,干事创业的启迪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