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做“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       2017-01-03 09:19    来源:漳州市纪委监察局    
字体:【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首次把“清正廉洁”列为好干部的五项标准之一,明确指出好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清正廉洁”是党永葆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好干部正气之源,也是党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机”的时代要求。好干部的标准与谷文昌的事迹和精神高度契合。

  谷文昌一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心中的时刻惦记着“责任”和“人民”,始终做到公权不谋私利、严格要求自己、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一生公私分明,家风严正,从不搞特殊化,展示了共产党人“朗如日月、清如水镜”的人格力量,为怎样才是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作了生动的诠释。

  “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腰板挺直”。这是谷文昌对别人的要求,更是自己的行为准则。身边的工作人员换了一任又一任,他没有提拔重用一个人。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跟着谷书记不可能升官发财,但活的踏实。他请客吃饭一定自己掏钱,公家配备的自行车从不许家人私用,他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从河南到东山、福州、宁化、漳州,他的全部的好家始终只有2只木箱和几麻袋装着的杂物,多的只是自己腌制的两坛酸菜,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因为价格高而拒绝使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人血球蛋白,留下遗嘱要求过世后一周内把自行车、电话、配枪等一并交还国家。权力在谷文昌的手中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绝不能为自己谋任何私利的责任。

  “当领导的要和群众受一样的苦、吃一样的饭”。不论在怎样的岗位上,谷文昌一直保持着他简朴的劳动者本色。一件从渔民手里买来的旧大衣一穿就是20多年,一套灰色的中山装满是补丁也舍不得扔。他出差为给公家省钱,总找最便宜的旅馆甚至与通讯员同住一间房。“三年困难时期”他带头节衣缩食,把粮票、布票全都捐出去,自己吃糠咽菜,他的家里人甚至经常拣农民丢弃的烂叶菜,挑出腐烂的部分接着吃。通讯员为患水肿病的他买来一斤饼干却遭受他的严厉批评并要求立刻退掉。他说“现在是困难时期,我们当领导的要和群众受一样的苦、吃一样的饭,与群众一起渡过难关,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在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同时,却始终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他身兼驻岛部队政委,组织上配发的校官服,他捐赠给了受灾群众,武装部发的皮鞋送给了通讯员。即使在下放劳动期间,一个月的工资有大半都花在队里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地位在谷文昌看来更是一种约束,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自我约束。

  “领导干部家属不能搞特殊化”。这是谷文昌的家风,是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一方面,对亲属的利益决不搞“特殊照顾”。孩子在食堂多打了菜,他不让孩子去食堂吃饭。女儿看一次电影没买票,他硬是逼着女儿拿钱去补票,不搞下不为例。儿子读大学,穿的是他长裤破了改的短裤。儿媳从师范学校毕业,想让谷文昌给安排个好单位,他让儿媳听从组织分配。女儿结婚,要求批点木材做家具被他严词拒绝,甚至买的缎被面也要求退回去。小女儿高中刚毕业,谷文昌就把她的城镇户口退了,让她去插队。即使符合政策,他也把小儿子送到边远山区上山乡下。另一方面,对家人的要求真正做到“特别严格”。女儿高考落榜时,绝大部分同学都安排了工作,自己却成为仅有的2名临时工之一。爱人完全符合涨薪提级的条件,他每次都要求把机会让给别人,干部的身份对谷文昌而言更意味着义务,一种对家人的“小爱”要始终放在对群众的“大爱”之后的义务,把清正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把廉洁作为一种价值理念。

  今天我们与谷文昌同志所处的年代相比,虽然世情国情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对于干部清正廉洁的要求仍然没有变化,甚至标准更高了。怎样学习谷文昌,在新形势下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这是时代和人民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严肃课题。

  “想清楚”是干部清廉的根本前提。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最根本的在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思考与选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当坚守、什么应当摈弃……就领导干部而言,做好这些选择归根结底就要想清楚,“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一生一世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领导干部只有胸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这三个人生哲学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才能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走好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这一人生“三部曲”。

  “重小节”是干部清廉的基础要求。由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是党员领导干部守住清廉底线的“王道”。中央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从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小事抓起。去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践行“三严三实”,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贯穿领导干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必须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从政当重小节,修德不可忽微,“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没有小事上的清醒又何来大事上的明白,没有细微处的严苛又怎会有面临大诱惑时的坚定。谷文昌用行动告诉我们,当好干部就要对以权谋私“零容忍”。面对千差万别的现实情况和形形色色的不同诱惑,领导干部唯有坚持慎始、慎微、慎独,绝不迈出放松原则的第一步,才能真正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

  “常自省”是干部清廉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赞誉,用权谋私必然导致身败名裂。如何能确保自己手中的权力能始终为民所用,经常自我反省是极为重要的。孔夫子从儒家士大夫的人格磨砺角度也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没有一个自我认知、自我批判、自我修正的过程,那任何预设的思想边界都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尤其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保持清廉本色,需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需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力争通过“时时勤拂拭”达到“不使惹尘埃”的效果。

  “净圈子”是干部清廉的重要保障。中国有着熟人社会的传统,大家注重感情交流,人际交往频繁密切。领导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也有时常交往的“朋友圈”。但“人以群分”,有着共同志趣的人才能真正走到一起。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对于自己的“圈子”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应当注重带动亲人、朋友、同事树立共同的理想、守护共同的信念、尊重共同的规则。个人的私交必须以不损害公务为边界,正常的人际交往务必与拉人情、搭关系、走后门区分开,决不能搞团团伙伙,时刻保持一颗明白心、敬畏心、戒备心、律己心,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只有这样,领导干部身边的交往环境才能得到净化,为干部清廉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黄石麟,东山谷文昌精神研究会会长

主办单位:中共漳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漳州市监察局www.zzcdi.gov.cn[闽ICP备05011058号]
地址:漳州市胜利西路118号市政府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