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级信息公开 | 上级精神| 审查调查| 图片新闻| 县区信息公开| 廉政视频| 专题专栏

决战决胜第一线|蓝杰麟:扶贫路上的“扶贫牛”

  “老蓝,您放心,我们日子好过着呢!”

  “好好,知道你们生活更好了,我也就放心咯。”

  秋意渐冷,我再一次来到扶贫户徐某家,看望这位吃过不少苦头的“单亲妈妈”,了解她家现状,看看能否再帮点什么忙。但这位坚强的“80后”母亲却一直说“不用、不用”。

  我今年58岁,是福建省漳浦县前亭镇政府的一名扶贫干部,在镇里大伙儿都喜欢叫我“老蓝”。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2岁时,我成为一名乡村代课教师,不久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的我,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想着绝不能辜负党员身份。

  那时候,班里有一部分孩子因家庭贫困,一边刻苦学习,一边还要帮家里忙活生计。看到他们勤奋积极的样子,我既感动又心疼,在生活上学习上对他们给予尽可能多的照顾。我想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方法总比困难多。

  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十年。32岁时,我转任为湖西畲族乡的一名村主干,一做十五年。扎根农村开展扶贫工作,我与群众逐渐打成一片,对于贫困群众的疾苦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后来,我从村主干考录为公务员来到前亭镇工作,同样扎根基层,同样紧贴农村,同样不变的是我想为贫困群众尽点力的那份初心。

  前亭镇是漳浦最东北角的偏远乡镇,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等诸多原因产生了不少贫困对象。2016年初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镇里通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了206户592人扶贫对象,确定了“要扶谁”“怎么扶”“谁来扶”等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有了,但是具体怎么做?当时,我通过走访,了解到前亭镇不仅拥有发展山、海、田三维产业的独特资源优势,还有社会能人带动人文优势,盘算着可以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贷款扶贫、救助扶贫等方面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思路有了,可又如何引导贫困户寻找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寻求一条能够“造血”的扶贫道路?这可难倒了我。

  天赐良机。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镇里的延源畜牧公司,在实地参观后,瞬间想到一个好主意。这家公司从缅甸、泰国引进骆驼牛进行催肥饲养,喜获丰收,证明骆驼牛适合本地饲养,这或许可以助力贫困户脱贫。

  在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后,我第一时间找到延源畜牧公司负责人,在我的执着坚持和鼓励下,最终公司答应为贫困户无偿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参与扶贫孵化项目。接下来,我开始走进贫困户家中“打广告”:“投股致富牛,小投入长回报,既不等也不靠,两年定能摘穷帽……”

  “凑不齐股金!”“担心养殖风险!”“搞投资,要贷款背债,不干!”……各种声音不绝于耳,现实泼了我一盆又一盆冷水。

  “群众一时不理解不要紧,关键是不能见了难点就绕道。”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为了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我努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协助贫困户申请贴息贷款和扶贫资金;向镇财政争取每年10万元的养牛“零风险”基金;协调成立经济合作组织;由延源公司产供销服务……终于,“保姆式服务”换来了贫困户一张张放心的笑脸。

  2017年7月,一家由政府扶持、企业创办、贫困户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办了,包括“单亲妈妈”徐某在内的32位贫困户“股东”以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和产业扶持金入股,每年年终可参与分红。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合作社不断壮大,手握原始股的32名股东,早已实现脱贫摘帽。

  “真是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这几年的帮扶,我们的日子不用再愁了!”今年初,当徐某新家落成时,我到她家做客,得知她不仅做了合作社的股东,春节分到了11000多元的红利,还被聘请为“炊事班长”,有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

  看到她和两个女儿住上了崭新的两层楼房,衣食无忧,未来可期,我满怀欣慰。

  “致富牛”的成功,并不是我“扶贫路”上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手握成功经验的我更加积极地奔走于各村传经送宝,推动全镇扶贫工作“并线发展”。洛运村、顶埕村贫困户的蔬菜产供销“抱团”协作;文山村、刘下村贫困户建立杨梅种植“互助组”……这是我在“扶贫路”上的新尝试、新经验。

  “老蓝,我们家的蔬菜大丰收了……”如今,我每到一处扶贫项目,都能听到大家的致富好消息。看着地里一茬茬即将丰收的绿色蔬菜,望着杨梅树上结着一粒粒火红果实,听着合作社“致富牛”一声声哞哞叫声……我觉得人生的快乐不外乎如此。

  时光荏苒,蓦然回首,一个个贫困户在“蜕变”。我坚信在党的新思想指引下,好政策扶持下,这条“扶贫致富路”必定越走越宽,越走越畅!再过两年我就要退休了,但我希望还能在这个偏远小镇的“扶贫路”上一直走下去,看着乡亲们都欢欢喜喜奔小康……(漳浦县前亭镇蓝杰麟口述,洪锦城、陈嘉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