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级信息公开 | 上级精神| 审查调查| 图片新闻| 县区信息公开| 廉政视频| 专题专栏

画说卢经

  卢经(1571年-1649年),字乔权,号得一,今漳州市长泰区枋洋镇青阳村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会试中进士,先后任行人司行人、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崇祯七年(1634年)为钦差大臣“代天巡狩”,赐尚方宝剑行事,巡按河南等省,被后人称为“十三省巡按”。清雍正五年(1727年),朝廷授卢经“忠谏”,敕命建祠崇祀。

  
   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卢母张氏在险头狮山石交椅上生下卢经,山中飘来彩云罩住母子,直到回家入房才消散。故家中族人以乳名“彩云”呼之。

  卢经13岁随父迁居今厦门市同安区杜桥村,18岁中县邑庠生(秀才),42岁中举人第十七名,55岁中会试二甲进士,赐进士第,文林郎行人司行人。

  明天启五年(1625年)至明崇祯三年(1630年)期间,卢经行人司谨遵圣命,在复杂敏感的宗藩封赐问题上,恪守礼制,明辨真假是非,两次钦命藩封,上下皆满意,表现出卢经驾驭重大事情的领导才能。

  明崇祯三年(1630年),卢经晋升都察院巡按之职,任四川道监察御史,监临贵州主考。主考期间,严肃考纪,公正廉明,为朝廷择优选才。

  明崇祯七年(1634年),卢经为河南道钦差大臣“代天巡狩”,巡按河南期间,遇皇叔莱阳郡王为夺田争地,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卢经不畏强权,刚正不阿,连夜据事直言,上奏朝廷。后因崇祯昏庸,偏袒皇亲,以“溺职酿衅”之罪名革职查办,蒙冤入狱两年多。

  崇祯十年(1637年),卢经“乃系之狱二年遣戍归”。崇祯心愧慰留,卢经以年高(67岁)耳聋为由拒绝。崇祯帝特准驾前御卫七十二队仪仗(钦差待遇)护送卢经归乡。卢经偃旗息鼓,不坐八抬大轿,不鸣锣开道,不让沿途官员迎送,不收礼,不扰民,两袖清风。事后当皇帝责问沿途官员怠慢之时,卢经具书说明,自当责任。

  卢经高风劲节,疾恶如仇,爱国忧民的品德深受朝廷上下忠良的钦佩,深受后人的尊敬和厚爱。清雍正元年(1723年),青阳卢氏祖祠被朝廷嘉奖为“忠贞祀公忠孝祠”﹔雍正五年(1727年),为表彰卢经为民请命,雍正皇帝亲笔御赠直书“忠谏”金匾,立于祖祠厅堂正中。

  (漳州市长泰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