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级信息公开 | 上级精神| 审查调查| 图片新闻| 县区信息公开| 廉政视频| 专题专栏

向东!向东!

在向东渠建设过程中,干部、民工、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明了许多新技术。向东渠三铰桁式木拱架设计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资料图片)

  向东渠是横贯福建省云霄、东山两县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巍峨屹立于山水田园之上,滋润着云东两县人民。近半个世纪前,云霄、东山两县克服千辛万苦,修筑了这座“江南红旗渠”。在缺乏人力、物资、技术等种种困难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面对困难,被动应付,结果是越应付越被动。要摆脱困难,就需要找对方式方法。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上世纪70年代,在年年面临春播农业用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福建省云霄县委决定,大胆修筑跨流域引水工程,一劳永逸解决县域南部地区乃至隔壁东山县长期的干旱。在缺乏物资、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该怎么干?云霄县委一班人从方式方法上找突破,能干巧干,迎难而上,终于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这座造福两县群众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

  县小力微?两县合作!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地势走向,云霄县南部片区几乎没有大的地面溪流,这里的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靠天降雨水,一遇春旱,“三天无雨火烧铺”。

  1970年初,云霄县南部春旱尤为严重,早稻插秧都难以进行,全县群众急得团团转。

  云霄县委一班人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兴建引水工程,把北部漳江充沛的水资源引过来。

  这一设想就是放在今天,也有很强的可行性。但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云霄只是一个小县,要独自修筑这浩大的工程,力量难以为继。

  客观上必须做,不能再等,但云霄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如果要做,必须借助外力。靠上级,有可能支持一点,但当时的大形势是,“自力更生”才是主流;靠其他兄弟县,也不太可能,要知道,在当时农业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哪个县不想先把自己的水利抓上去。

  除此之外,社会上出现各种反对的声音:“工程太大,引水是瞎指挥!”“盲目干下去,半途而废,水利变成水害,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

  事实上,修渠这样的设想,之前历届领导也不是没考虑过,只是云霄县小力微,有心无力。

  那还有没有其他路可走?县委一班人苦苦寻觅良方。

  在调研中他们发现,与云霄县南部干旱片区一水之隔的东山县,这一年春旱同样十分严重,也在紧锣密鼓动员,想方设法抗旱。

  云霄县委当即邀请东山县一起共建渠道,提议把初步规划的水渠延伸到东山。同样“焦渴”的东山欣然同意。为了进一步激发东山人的热情,水渠正式命名为向东渠(向东山引水的渠道)。

  在此后的修渠过程中,东山主动承担了在云霄境内建一座滚水坝、打通两个隧道、开挖和扩建30多公里长的渠道、架设近3000米长的渡槽,以及修建大小172处建筑物的任务。

  云霄的压力大大减轻,修筑浩大引水工程的设想变得可行,并最终得以顺利实现。

  资金缺乏?三个“三自”

  修建引水工程涉及的渠道长度85公里多,除去东山负责的一部分,云霄仍然占了大部分。要开挖修筑这些渠道,需要的资金绝不是小数目,关系到5万名民工的出工“工分”,还涉及征用农田树林的赔偿等。可当时云霄县能拿出的仅有“三十来万块”,这点钱对于修渠来说是杯水车薪。

  要想顺利修渠,必须首先破解资金瓶颈。

  既然出工和征地赔偿是资金花费的大头,那就应该想办法在这两个大开支上节流。

  云霄巧妙借助“白求恩”这一典型开展“奉献主义精神”教育活动,同时大力弘扬大局精神,倡导识大体、顾大局,一句“大河有水小河满,引水渠终将使全县受益”的宣传口号,让被征用农地林地的公社大队不再与县委“斤斤计较”。一句“白求恩是外国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我们建向东渠,在身边建设社会主义,还能不积极参加”,让没能在引水工程受益的其他公社主动报名参战。

  巧妙的宣传教育,鼓动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参战热情。

  云霄县委进一步发出号召:“全县人民、各行各业必须遵照毛主席‘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教导,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积极主动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与此同时,云霄宣布了三个“三自”:自带粮食、自带工具、自带铺盖,自搭工棚、自办伙食、自计工分,自己打石、自己运石、自己砌石。

  1970年9月17日,向东渠破土动工,几万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工地。他们自带口粮、自带工具,把铺盖往地上一放,就在荒山野岭上搭起工棚。建设者们还编了顺口溜:“向东!向东!何时挖通,三条大绳也拉我不动!”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除了个别外来工和技术工,参加劳动的人员基本都没有报酬。事后统计,社队自筹和劳力折价622万元,占人力总投资的70%,三个“三自”有效解决了大量的“工钱”问题。

  云霄人的“奉献精神”在前,紧接着,到工程现场调研视察的福建省、龙溪地区领导给工程下拨了急需的资金。福建省水利厅拨款460万元,龙溪地区水电局拨款105.5万元,修渠所需的近半经费得到顺利解决。

  技术薄弱?三个结合

  要跨越崇山峻岭,修建一条85公里多长的渠道,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最大的挑战还在于技术上的理论难题。这些难题集中在建渡槽、建倒虹吸管、挖隧洞。

  渠道的开挖,还可以依靠群众的热情,这些几十米高的渡槽、半埋入地下的倒虹吸管,可不是仅有“热情”就可以办得到的,必须充分掌握科学技术,否则,稍有差池,就会产生隐患、发生事故,劳民又伤财。

  同时,技术上的理论也必须符合实际情况,才能最大地发挥科学技术的功效。此前云霄在修建上河水库和顶溪水电站时,就因为忽视群众意见和实际情况而导致失败。有了前车之鉴,云霄县委在规划设计之初,就确立“土洋结合”的原则:专门将省、地区下放的工程师和本县水电系统工程技术人员聚集起来,成立由干部、民工、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技术指导小组,将土法上马的发明创造与严谨的科学规范有机结合起来。

  上窖倒虹吸管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及风吹岭石拱渡槽木模设计制作,因圆径大,结构复杂,制作安装和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三结合”技术专家杨镜坤临危受命,与民工一起连续攻关,终于成功创造圆径内模拱力安装等多项革新成果,这些技术后来还得到国家水利部的肯定和总结推广。工程师吴禹门深入工地,拜群众为师,根据水车的构造原理改进渡槽设计,创造性提出“水车壁式渡槽”“瘦身思维”,这种将“土”“洋”结合的方法,既节约了石料,又开拓了石拱渡槽技术创新的路子。

  向东渠从竣工到如今,已通水46载。近半个世纪里,它经历强飓风、大洪水等历史考验,工程质量始终稳定,长期发挥综合效益,也充分印证了“三结合”的有效性。1978年,向东渠石拱渡槽的木拱架设计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福建省科技成果奖”。

  效率进度?十大兵团

  修建渠道,参战干部群众5万多人,这支庞大的施工队伍怎么密切配合、高效协同,关乎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兵贵神速,修渠也是同样,特别是物资奇缺的条件下,更必须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发挥党的领导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随即,向东工程指挥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各公社、大队的施工队伍也按军队模式,成立了班、排、连、营、团编制,团长由公社党委书记担任,营、连长分别由党支部书记、民兵营长担任。一系列举措,确保了党的领导贯穿于筹划、动员、施工、突破难关和后勤保障全过程,工程中一切大事都在党组织的掌控之中。

  此外,参照解放军“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工地上的各级指挥和战斗单位,分别建立了党委和党支部,开展党组织生活,要求最艰巨的施工任务、最难啃的骨头都由共产党员承担。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共产党员就要到哪里。

  在党员的带动下,建设工地上涌现出一批“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红色娘子军排”等攻关先锋,出现了数不清的“兄弟齐上场”“父子争上阵”“姑嫂同上阵”“夫妻共远征”“老汉逞英豪”的先进典型。

  向东渠引水工程干渠总长85.81公里,需要劈开24个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建设18座总长7335米的渡槽……仅需开挖搬运的土石方就达615.3万立方米。没有现代化施工机械辅助,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除了党员和先进典型的引领外,还必须发挥整体战斗力。

  比学赶超,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云霄县以公社农场为单位,成立了10个民工团,同时,根据各公社的财力、人口等实力因素划分施工段,列表上墙,展开劳动竞赛。

  这些办法果然奏效。为了抢工期,岱北大队礁美民工连“偷出工”,午夜12点做饭,凌晨2点就出工;东厦民工团战斗营四排凌晨4点半到达工地,下午6点才收工……大家你追我赶,工地上展开了火热的劳动竞赛。短短两年半后的1973年3月12日,向东渠主渠道建成通水,分别灌溉云霄8.7万亩和东山6万亩良田。40多年过去了,向东渠依旧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澈的生命源泉。(杨特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