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级信息公开 | 上级精神| 审查调查| 图片新闻| 县区信息公开| 廉政视频| 专题专栏

透过漳浦剪纸,触碰那一缕淡淡的乡愁(二)

    [编者按]漳浦是一坛历久弥香的千年老酒,“漳浦剪纸”则是酒坛上那红红的“标记”。

  咔嚓、咔嚓……刀锋过后,纸屑落下,一条条或纤细或粗犷的线条,连接起一个个或逼真或写意的形象,留下一幅幅千姿百态的质朴画面。红红的纸片上,有儿时的红肚兜,有新嫁娘的红盖头;有溪中畅游的鱼儿,有树林里奔跑的牛羊;还有阿婆爽朗的笑声,和那份淡淡的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就在阿婆的剪刀下。品一口老酒,看一眼纸花,醉倒在乡愁里……

  温情脉脉的民俗礼仪——


林桃《猪蹄花》18×9cm /2

  漳浦人下聘礼时,男方要给女方送来一箩箩的糕、饼、猪蹄、布匹等四色礼物。不管量多量少,在聘礼上面总得铺着一层美丽的纸花,铺在饼上的是大饼花,铺在猪蹄上的是猪蹄花,红彤彤的,美极了。


林桃  《大饼花》  12×12cm

  大饼是聘礼不可或缺的礼品。圆圆的大饼一向是团圆、圆满的象征,在满箩的大饼上铺上一层红彤彤的大饼花,无疑给婚礼增添许多喜庆的气氛,传达出人们对美满婚姻的祈愿。


林桃《月饼花》14.5×14.5cm

  这幅作品是林桃老人依照自己特定的思维图式,用几根厚重的线条构筑起来的月亮传说,形象简练质朴,赋予月饼花最生动最多情的生命形态,寄托了对普天之下家家户户团圆幸福的祝愿。


林桃《“四月日”饼花》14.5×14.5cm

  邻家小孩过“四月日”的“四月日”饼,用红丝绳穿成一串,挂在孩子胸前,抱到左邻右舍,让邻居的大人们掰下一小块象征性地喂孩子,为孩子“收澜(涎)”。


林桃 《古镜花》13×13cm

  据说,在大厅门楣上挂个古镜,有辟邪的作用。而后,买不起铜镜的人家剪个古镜花贴也能起到辟邪的作用,古朴又美观。


林桃《寿桃花》14.5×15.5cm

  对于像林桃这样的百岁艺术家来说,这件寿桃花已经没有了传统民俗功能,只是林桃老人娱情的一个载体。


林桃 《筷子花》10×3cm


林桃《饭勺花》12×8.5cm


林桃《碗花》 7×8.5cm

  《筷子花》、《碗花》、《饭勺花》是一组典型的普度节祭祀纸花。贴在米饭上的大红纸花,给这种凄清的祭祀仪式带来一丝的暖意。




陈匏来《镜箱花》20.2×17.3cm

  这两件作品是一个地方的婚俗记忆。新娘出嫁时携带的“镜箱”,是自己正衣冠仪容的必需品,也是隐藏私密的小空间。有的人家还用小锁锁上,这样可以封住夫家人的嘴。


陈匏来《酒壶花》19.3×11.7cm

  这件作品的造型源于锡壶。在漳浦地区,锡壶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器。祭祀、婚礼等都要用到,每个场景用壶的规则各不相同。


陈匏来《酒瓮花》13.3×12.7cm

  这件作品背后是漳浦婴儿出生后母舅“担鸡酒”的习俗,瓮身装饰以鲤鱼戏莲纹,也许是希望小婴儿长大后能够鲤鱼跃龙门。


陈匏来 《茶壶花》26×24.5cm

  这件茶壶花俨然就是一件青花瓷,壶身是一位行走在牡丹与梅花之间的提茶壶童子,两边边框用窃曲纹装饰,这种方线与缠枝花纹的曲线同在一个画面,刚柔相济,很是和谐。


陈匏来《花灯》17.1×24.8cm

  每一个有成就的花姆,都是一位设计大师。陈匏来老人也不例外。她设计的这盏花灯样式很巧,很有装饰趣味。


陈匏来《花灯》20×34cm

  陈匏来老人创作的这件作品所展示的三盏花灯设计很精美,中间的花灯是扇面状,下面还挂了一个大大的“囍”,两旁的灯笼就挂在上面的龙爪上,设计很是巧妙。

  曾经的老花姆,都是当地最为出色的“籽果姆”(即民间传统在婚礼、“行礼”等礼仪上担任司仪)。她们对民俗礼仪了如指掌,俨然是活辞典。虽然,她们也许目不识丁,但她们的精神世界里有着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积累,她们会用比兴、谐隐的手法,通过对一些的具体事物象征化,把某种美好的祝愿化作祝词。当这些祝词用剪纸的手段表达时,每一件作品背后都会有一种美丽的民俗故事。因此,漳浦剪纸除了来源于刺绣粉底,还有更广泛民俗根基,它可以作为祭祀用具出现在某些祭礼上,可以作为礼品外包装贴在聘礼上,可以作为窗花装点家居,可以作为装饰纸花点缀在花灯、纸人、纸厝……今天,当那些曾经激动着一代代漳浦人的民俗,被快餐化的社会当作繁文缛节遗弃或消解的时候,端详着花姆们这一件件有些褪色的剪纸作品,这时才仿佛记起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福建省纪委监委特约撰稿人 陈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