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级信息公开 | 上级精神| 审查调查| 图片新闻| 县区信息公开| 廉政视频| 专题专栏

一路廉洁 成风化人丨听,穿越百年的天地之音

  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诗、乐、舞及各种仪典中。漳州传统制鼓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近300年。2008年6月,漳州传统制鼓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天嘟嘟就带你们循着隆隆鼓声到漳州领略制鼓技艺的独特魅力

  漳州制鼓共有大鼓、排鼓、板鼓、龙船鼓等10多个品种,做鼓的工序有30多道,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每一关都要严格精心制作,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摄影丨郑文典、杨志明

  鼓身

  采用红木、松木或杉木,尺身小的鼓可以用原木直接凿成鼓桶,如果是鼓面较大的鼓桶则用扎桶的方法,不用一根钉子就可以扎成密不通风的鼓桶了。

摄影丨郑文典

  扎好的鼓身还要送去熏烤,既防止木材被虫蛀及腐蚀也可以将木材的水分蒸干防止鼓身断裂。

摄影丨陈少松

 

鼓身如修身,我们也要经受住考验,努力修炼“不怕百毒侵”的金刚之身哦!

鼓皮

  南方水牛皮特有的韧性最适合。剪裁好的牛皮要经过剃毛、削脂等步骤,牛皮要削得均匀,中间薄而四周厚音色才会准确。一个鼓的好坏在处理牛皮时就已经决定了

摄影丨郑文典

  绷鼓

  就是将鼓身和鼓膜组合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只有绷得好鼓才能打得响亮耐用。用钉锤把鼓皮原来的洞眼变大,串上麻绳和短棍,制鼓师傅不时用鼓槌槌打鼓面,使干硬的鼓膜变柔韧,同时也绷得更密实。有时一些较大的鼓,还要制鼓师傅到鼓面上跳鼓。

 
 

  鼓膜绷完后,制鼓师傅还要将多余的鼓膜和麻绳割除检查鼓身是否完全平滑如果有不平滑的地方还要用刀子慢慢修平最后装上铜钉装饰并进行试音、喷漆等环节至此,鼓的制作就算完成了。

摄影丨郑文典

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嘟嘟从这些工匠身上,看到了对工艺品质的不懈追求。
 

  有好鼓,也要会打鼓,力度、姿势和节奏都很重要,打鼓的力度要掌握好,鼓要打在点上,响鼓不重锤好比人修身、为政、成事要扎根于心、笃之于行有“一点就明”的自觉。

 

  敲鼓的时候姿势要正

  这样鼓音才准

  就如家风一样

  家风正则作风优

  节奏要齐

  这样的鼓声才能震动八方

  犹如我们

  唯有众志成城

  才能迸发出磅礴的力量

 
 

 

  隆隆鼓声中

  传来的是历史的袅袅回音

  是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张扬

  鼓总是在重要的时刻敲响

  伴随着我们

  从远古走向现代

  从蛮荒走向文明